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 >

日本鬼子鼻子下为什么留着一撮小胡子?

2023-02-13趣味阅读 0

  我们今天在一些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常常看到日军军官的标配除了军装和武士刀以外,还有就是在鼻子下的嘴唇上留一小撮小胡子。按今天的审美来看,这样的胡型即不能让人显得威武严肃,反而让人觉得很滑稽可笑。那么为什么当时的日本人会如此钟爱这样的胡子呢?

日本演员矢野浩二剧照
日本演员矢野浩二剧照

  二战日本人钟爱的这种胡型叫卫生胡,胡子便于日常清洗梳理,吃东西的时候不会有长的胡子掉进饭里面,所以称“卫生胡”。而又因形状类似于洗衣用的板刷,所以又称“板刷胡”。是从西方传来的,对于西方人来说处理胡子是一件麻烦事情。咱们东方人体会不大,因为东方人长得秀气,胡子再多也就一小撮。而西方人不一样,像马克斯和恩格斯那样的,胡子比头发都多,吃饭的时候很不方便,也容易弄脏。

  于是乎,研究一种卫生方便的胡型就成了西方男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由此,小方块胡应运而生,它既能体现男人特有的标志,又不怕把胡子弄脏。所以,小方块胡也叫“卫生胡”。

希特勒的卫生胡
希特勒的卫生胡

  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全盘学习西方文化,下令禁止公务员穿和服,留传统发式,要求在服饰文化上也要全面西化。而日本学习西方文化的主要国家就是德国,德国当时与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同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国家,同样刚刚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因此日本特别关心德国的发展模式,多次派遣使团去德国学习,日本当时什么东西都学德国的,法律也是照搬德国的法律,政治、军事体制也是学德国的,甚至连留卫生胡的习惯也是和德国人学的。所以日本人卫生胡与希特勒的卫生胡是有联系的。

  日本人和德国人钟爱的这种卫生胡的流行,还和一个全世界人都喜欢的喜剧大师卓别林有关。卓别林想必大家都知道,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他在喜剧领域的成就依然无人能超越。而卓别林在电影中的形象,最典型的除了圆顶硬礼帽和小西装和他的拐杖以及滑稽的肢体动作以外,他典型的小胡子更是他喜剧演员的点睛之作。卓别林的造型风靡全世界,自然引来无数崇拜者的模仿,从而流行起来。

喜剧大师卓别林
喜剧大师卓别林

  还有苏联的巴甫诺夫大将,他也留有这样的胡子。只是很可惜,巴甫诺夫大将率领的西线军在德国的进攻中被打败,他兵败被俘,英勇就义。可见,当时的方块胡不仅仅是在军人间流行,就是在民间,演员之间也成为一种时尚。

巴甫诺夫大将
巴甫诺夫大将

  日本人爱留的这种小胡子其实是在仁丹胡的基础上改进的,仁丹胡也叫人丹胡,也就是通常人们数八字胡,人丹胡和后来日本人爱留的卫生胡还是有区别的,但日本武士的卫生胡应该是在人丹胡的基础上演变来的,鲁迅、孙中山、斯大林都是人丹胡的“代言人。”

  日本的等级制度跟中国旧时候一样,老百姓按社会分工都划为四等:士、农、工、商。但不一样的是中国的士多指文士和官员,而日本的士指武士。作为日本武士曾经的标配,除了誓死不渝的忠诚和一把武士刀以外,还流行留小胡子。因此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小胡子一度成为地位的象征。以前的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所以日本的军官喜欢留小胡子。

鲁迅 人丹胡
鲁迅 人丹胡

  它也是日本军人地位的象征,说起这个,还得说到日本平安时代。当时日本有一个权臣叫藤原重安,他手下的养着一批“侍”,他们留着八字胡。藤原重安有一个对手叫做大伴近茂,近茂手下也养着一批杀手,留着方块胡。在两个大臣明争暗斗期间,藤原的杀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最终,藤原战胜了近茂,而近茂的杀手无一幸免,全部战死。但是藤原非常敬重他的对手,在其死后还亲自为他立碑纪念。

孙中山
孙中山

  从此方块胡子成为很多武士的"标志",表达其忠义刚猛之心.这就是他们这种胡子的来由.一般在日本,出身好地位高的武士或武士后代留胡子的话是留八字胡,方块胡子则是出身较低的人留的。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