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 >

古代斩首为何多在午时三刻?

2023-02-12趣味阅读 0

古代斩首为何多在午时三刻?

  古代计时,一天分12时辰,在日晷上是十二个大区,指针的影子处于哪个区,就表明当时是那个时辰。

  午时三刻是指午时的正时正刻,也就是【时正】段里的第三个【正刻】,即12点45分。有人说11点45分才是午时三刻,不对的,那个钟点叫【午初三刻】。

  看过古装剧的亲们,可能都听过大人在对谋反、大逆、谋叛、杀人等罪人判刑时,都会说“几日后午时三刻斩头示众”,然后行刑官就在当天坐在那里等到午时三刻,然后刽子手行刑....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斩首都要在午时三刻,而不是午时两刻,一刻?或者其他时间呢?

  从明代起,朝廷基本确定午时三刻斩杀囚犯,人们这个时候阳气最盛,被杀的囚犯阴魂收到的压制最大,不至于作乱。

  其实在北京这个地区,12点45分,太阳高度角已经偏西,不是最大了,为什么说阳气最盛呢?因为北京和西安有经度差异,北京是东经116度43分,西安是东经108度54分,两地相差将近45分钟,北京12点45分的时候,西安是整12点,日晷起源于西周,都城镐京就在西安市附近,黄帝陵也在陕西境内,所以算时间可以按各朝代都城为中心(如北京)方位测量,而讲到正午阳气最大的时候,要以西安市为准。

古代斩首为何多在午时三刻?

  午时三刻的西安,太阳正当空,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正是大气、地表、云层等接收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大幅上升之时。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在古代,人们的非常迷信的,古人认为人死阴气太盛,故选在一日阳气最盛时行刑,方能压制。

  而杀人则属于“阴事”,不管这些罪犯是不是真的罪有应得,都会给判官,刽子手,监斩官等带来晦气或者担心鬼魂来索命,选择在午时动手,就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以此抑制鬼魂!

  因此明代以后各朝代都定都北京,杀囚犯的时辰就定为午时三刻了。

  另外,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也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而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则必选午时三刻开刀,此时阳气最盛,而阴气最弱,行刑的时候,会让鬼魂烟消云散,不得转世,连鬼也做不成!这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来说无疑是最残酷的刑法了!

  还有人认为午时三刻行刑是为了体谅犯人,因为在午时三刻,人们是昏昏欲睡的,处于“伏枕”的边缘,如果这个时候行刑,对于犯人来说,痛苦就可以减少很多。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